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5, v.36(10) 775-77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贵州省从江县疟疾防治——历史演变和流行病学特征(1951—2023)
Mala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ongjia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951—2023 )

吴国艳,何兰,吴建中,石章静,刘永琴

摘要(Abstract):

目的 分析贵州省从江县疟疾防治历史进展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估防治成效,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1—2023年从江县疟疾疫情监测和防治资料,根据疟疾疫情和实施的防控措施分为不同阶段,系统评估每个阶段的策略和效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3年疟疾流行病学及感染疟原虫虫种构成等特征。结果 从江县疟疾防治工作经历了疫情控制(1951—1979年)、降低发病率(1980—2009年)、消除疟疾(2010—2017年)、消除后巩固(2018—2023年)等4个阶段。2011年报告最后1例本土间日疟病例,2013年报告1例输入性病例,2017年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评估。此后未再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但潜在的传疟媒介仍然存在。1951—202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97 51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34.24/10万,发病高峰出现在1955年(8 961.33/10万)。2004—2013年期间,共报告疟疾712例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1.74/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_(趋势)=268.297,P<0.05)。病例主要发生在男性(435例,61.10%)农民(395例,55.48%)和学生(219例,30.76%)中。发病高峰为6—9月。下江镇(172.51/10万)、丙妹镇(14.43/10万)和高增乡(11.49/10万)为高危地区。实验室确诊病例(623例)占87.50%,间日疟原虫(652例,91.57%)为优势种。结论 通过采取分阶段、适应性的防控策略,从江县从疟疾高风险地区转变为无疟疾区。对疫情的持续监测,对于减轻由于持续存在的病媒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重新引入风险至关重要。

关键词(KeyWords): 疟疾;消除疟疾;流行病学特征;防治历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国艳,何兰,吴建中,石章静,刘永琴

DOI: 10.13515/j.cnki.hnjpm.1006-8414.2025.10.012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